金融證照銀行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筆記與證照準備心得

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心得筆記

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合格證明書

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與生活中的投資理財工具息息相關,所以考試內容並不難。不過因為涉及層面廣、考點分散,若平常沒有接觸投資理財或任何金融商品,可能得花比較多的時間準備。JY在本文將提供自身應考理財規劃人員的筆記與證照準備心得,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 考取日期:2020/06,電腦應試一次考取
  • 考試單位台灣金融研訓院
  • 考試科目:理財工具、理財規劃實務
  • 通過分數:工具82、實務94
  • 個人背景:生物研究所畢業,無金融相關背景,純屬興趣
  • 報名資格:不限
  • 準備時間:1週/3小時/天

前情提要

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共考兩科,每科皆為50題的四選一選擇題,題型包含記憶題、情境題與計算題。

各考科測驗內容如下:
理財工具:金融機構的功能與規範、經濟觀念與經濟指標、短期投資及信用工具、債券、股票、共同基金、衍生性金融商品、保險、信託、組合式商品及結構型商品。

理財規劃實務:理財規劃概論、理財規劃步驟、家庭財務報表編製與分析、家庭現金流量管理、客戶屬性與理財規劃、理財規劃的計算基礎、子女教育金規劃、購屋規劃、退休規劃、投資規劃、稅務規劃、全方位理財規劃。

JY建議不論筆試或電腦測驗,請務必攜帶簡易型計算機,且最好學會如何快速操作,才能加快作答速度或減少因操作失誤而失分的機會。(電腦測驗雖然電腦內可叫出計算機,但很難操作!)

最後需留意,第一科不會給表,第二科會給年金、複利現值及終值表。代表第一科的計算題都要確實理解觀念,並用計算機算出,無法靠表快速求解哦!

 

準備方法

理財規劃人員考試內容廣而不深,若平時有涉略各類金融商品或為相關職務應不用過於擔心。不過準備時針對情境、計算題要盡量弄懂,因為題庫中會有只改幾個數字但答案完全不同的題目,若單純死背答案有可能失分!

JY建議至少熟做近三期筆試歷屆試題,每次做考古題時當作正式測驗,將答案蓋住逐題作答,並標記錯誤或猜對的題目,最後弄懂每個選項的對錯原因,待下次複習時就能重點加強自己較弱的觀念題。

另外,考試時有些題目屬於常識題,千萬不要放過,只要憑藉做好人好事的原則,很多題目都能靠常識推導出正解,例如:

下列何者不是成立信託之主要目的?
(A)投資理財,降低風險 (B)防止家族爭產
(C)進行訴訟,打贏官司 (D)永續保存資產

怎麼看也覺得(C)怪怪的,沒有金融商品是為了打官司存在……所以只要好好準備、認真作答,取得本張證照並不困難,加油!

 

筆記內容

以下為JY筆記重點,若希望取得完整筆記、練習題解析,可至:JY價值筆記蝦皮賣場選購哦!

理財規劃人員筆記

理財工具

金融機構功能與相關規範

1. 商業銀行
業務範圍:以收受支票存款、活期定期存款、供給中短期信用為主。
其他業務:保證發行公司債券投資債券或股票
定期存款:存款人得以質借,或在七日前通知銀行解約

2. 工業銀行
直接投資生產事業、金融相關事業及創投事業
對任一投資事業直接投資額不得超過淨值5%

3. 保險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社為限。
資本額15%繳交保證金。
保險經紀人:基於被保險人利益,向保險人訂立保險契約。

4. 金融控股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為限。
優點:客戶資源共享作業平台整合一次購足的服務
缺點:會增加整體經營風險 

5. 證券業
股份有限公司為限。

證券商種類 最低資本額 營業保證金 業務
證券承銷商 4億 4000千萬 發行有價證券。
證券自營商 4億 1000千萬 自行買賣有價證券,不能接受他人委託。
證券經紀商 2億 5000千萬 經營有價證券行紀或居間。
綜合證券商 10億 1億 以上皆可。

 

經濟觀念與經濟指標

1. 景氣燈號

燈號 分數 意義
38-45 景氣過熱
黃紅 32-37 景氣微熱
23-31 景氣穩定
黃藍 17-22 景氣欠佳
9-16 景氣衰退

2. 景氣指標
領先指標外銷訂單、M1b、股價、製造業存貨、加班工時、核發建照面積。
落後指標:勞工成本、失業率、公司獲利、失業持續天數。

 

  • 貨幣政策

1. M1a = 通貨淨額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M1b = M1a + 活期儲蓄存款
M2 = M1b + 準貨幣(定期存款、定期儲蓄存款、外匯存款、郵匯局自行吸收郵政儲金)

  1. 央行貨幣政策工具:調整存款準備率、調整重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外匯市場操作。
    通膨時:政府應採取緊縮性政策,應調升重貼現率、提高存款準備率、賣出國庫券、買入台幣賣出美金。
    通縮(景氣衰退):與通膨時作法相反。

 

  • 經濟指標
  1. 國民生產毛(GNP)=一國全體國民
  2. 國內生產毛額(GDP)=GNP-NFI(國外要素所得淨額)=一國境內人民
    3.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常用通貨膨脹指標。
    4. WPI躉售物價指數:大宗物資批發價格加權編製,不含服務費用

 

短期投資及信用工具

貨幣市場工具:如國庫券、商業本票、附買回交易。
初級市場:發行市場;次級市場:買賣流通市場。

1. 活期與定期存款
(1) 支票存款:不計利息。
(2) 定期存款:最短一個月。

2. 可轉讓定存單利息收入採10%分離課稅
(1) 可轉讓、可質押,但不可解約。
(2) 最短一個月,最長一年,按面額(10萬元)發行。

3. 國庫券(採無實體化發行)
(1) 甲種國庫券:由財政部按面額發行,調節國庫。
(2) 乙種國庫券:由中央銀行採貼現發行,公開市場操作。

4. 商業本票:最具流通性,利息收入採10%分離課稅
發行時需負擔:保證費、簽證費、承銷費。

5. 附條件交易
(1) 票券附買回交易(RP):證券持有人出售證券給投資人,並約定一定期限後買回該證券。
(2) 票券附賣回交易(RS):向投資人買入證券,並約定一定期限後賣回該證券。

6. 貨幣市場基金
投資一年以下到期的貨幣市場工具,違約風險低、高收益、高流動性

 

債券投資
  • 債券類商品受利率影響最大
  • 分類: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國際金融組織新台幣債券。
  • 債券計算觀念

1. 現值與面額:現值與殖利率成反比。
折價:現值<面額,所以殖利率>票面利率。
平價:現值=面額,所以殖利率=票面利率。
溢價:現值>面額,所以殖利率<票面利率。

2. 存續期間
(1) 投資人回收本金的實際平均時間,是衡量價格對於利率變化敏感度的最佳指標。
(2) 票面利率越低,存續時間越長,價格波動越大。

 

股票概念
  • 基本面分析
  1. 由下往上:從公司研究到產業,股市整體表現不佳時使用
  2. 由上往下:從經濟面研究到產業。

 

  • 技術分析

葛蘭碧八大法則:利用200日移動平均線與股價做依據判斷買賣時機。

艾略特波浪理論:上升五波下降三波。
第B波:上升,賣出的重要時機

K:依據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畫出的線型。
當開盤價=收盤價時,會呈現十字線

 

  • 股票評價

1. 資本資產定價模式(CAPM)
(個股或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 = 無風險利率 + β係數 * (市場報酬率 – 無風險利率)
(市場報酬率 – 無風險利率)代表股票市場溢酬、β係數代表系統風險(市場風險)。

2. 股利折現模式
固定股利成長模式
高登模式:股價 = 預期隔年現金股利 / (要求報酬率-成長率)

 

共同基金
  • 類型
    我國共同基金受益憑證之發行係屬於契約制
    貨幣基金投資短期票券,風險最低,適合保守型投資人
    指數型基金(ETF):被動式管理(非積極型基金),追蹤指數的基金。
  • 費用經理費和保管費由基金資產扣除,申購手續費另外支付
    1. 經理費:反映在基金淨值中,不另外收取。
    2. 保管費:反映在淨值中
    3. 申購手續費:一次性收取,需另外支付
    4. 信託管理費:可能會在贖回時扣除本項費用。
    5. 轉換手續費:基金轉換成其他基金時需支付。

 

衍生性金融商品
  • 期貨合約:簡稱期貨,買賣雙方同意按指定的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
    期貨買方:認為未來標的物會漲價,若未來標的物跌價,仍必須依約定價格買入標的物。
    期貨賣方:認為未來標的物會跌價,若未來標的物漲價,仍必須依約定價格賣出標的物。
  • 選擇權
比較 買方 賣方
權利義務 有執行的權力 有執行的義務
權利金 支付 收取
保證金 不須支付 需支付
風險 權利金 無限
獲利 權利金

選擇權價值:若選擇權目前是賺錢狀態稱為價內、若為賠錢則為價外,不賺不賠稱為價平。
權利金 = 內含價值 + 時間價值

 

  • 結構型商品

組合式商品:由「存款 + 選擇權」所組成。
連動式債券:由「債券 + 選擇權」所組成。
反向浮動利率商品:預期利率下跌時適合投資,屬於保本型商品

分類:保本型、非保本型
保本型:「定期存款(或債券) + 買入選擇權」所組成。
高收益型(非保本):「定期存款(或債券) + 賣出選擇權」所組成。

 

各類保險
  •  人身保險

1. 壽險
依承保之保險事故的不同又分生存保險、死亡保險及生死合險。
(1) 生存保險:兼具保障與儲蓄又稱儲蓄保險
(2) 死亡保險:分為定期(一年)與終身壽險。
(3) 生死合險:兼具保障與儲蓄功能,又稱養老保險
(4) 生存給付型養老保險配合子女教育費用,又稱教育年金保險

2. 年金保險以年金方式給付的生存保險(有固定收入),活越久領越多
變額型年金保險可抵銷通貨膨脹引起的影響
固定預定利率規避利率風險

3. 投資型保險
有保障作用又有投資功能,但投資損益皆由要保人自行承擔
需專設帳簿、揭露費用,將投資資金與保險公司其他資產分開管理

 

信託觀念
  • 信託種類
    1. 依信託設立原因可區分:契約信託、遺囑信託、宣言信託。
    2. 依信託目的區分:公益信託、私益信託。
    3. 依受託人是否為信託業區分:營業信託(商事信託)、非營業信託(民事信託)

 

理財規劃實務

理財規劃概論及步驟
  • 理財規劃步驟
    客戶訪談(了解目標、期望) → 蒐集客戶財務資料(分析、模擬) → 提出理財建議(理財規劃報告書) →協助客戶執行財務計畫 → 定期檢視投資績效
  • 向日葵原則
    花心核心,穩定度較高的資產。
    花瓣周邊機動性較高的資產

 

客戶與家庭型態
  • 家庭生命週期: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衰老期。
    1. 形成期:從結婚到最小子女的出生,年輕可承受較高投資風險。
    2. 成長期:最小子女完成學業為止,要開始控制投資風險。
    3. 成熟期:最大子女完成學業到夫妻均退休為止,資產達到顛峰,要降低投資風險準備退休。
    4. 衰老期:夫妻均退休到夫妻最後一人過世為止。
  • 目標順序法與目標並進法
    目標順序法:設定各目標先後順序,之後逐一達成(能逐年增加負擔能力)。
    目標並進法:一開始就同時考慮多項目標,齊頭並進(早期負擔重,但較有彈性)。
  • 關於風險
    夏普指數=(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利率) / 標準差
    風險值 VAR=Z*標準差
    投資組合保險策略K=M*(V-F)
    K=可投資的金額;M=風險係數;V=資產市值;F=可忍受的最低剩餘價值

 

家庭財務報表與預算編製
  • 家庭資產負債表
    1. 顯示特定時間點的財務狀況。
    2. 可支配所得:薪資+財產收入-經常性移轉支出
  • 公式整理
理財成就率 目前淨資產/(目前年儲蓄率*已工作年數) 越大表示過去理財成績越好。
財務負擔率 理財支出/總收入 理財支出包含房貸支出、年金保險費用
算術平均法 將每年的報酬率加總,除以投資年數所得出之平均報酬率
幾何平均法 用利用各年度的相對報酬率求算幾何平均值
[(1+第1年報酬率) * (1+第2年報酬率) * (1+第3年報酬率)…)]1/n – 1

 

貨幣的時間價值與數量方法
  • 複利終值
    期初本金 * (1+利率)期數 = 期末本利和
    (1+利率)期數 → 可查複利終值表得到此數值。
  • 複利現值
    期初本金 = 期末本利和 / (1+利率)期數 = 期初本金
    1 / (1+利率)期數 → 可查複利現值表得到此數值。
  • 年金終值
    年金 * 年金終值係數(FVIFA) = 普通年金終值
    期初年金終值 = 普通年金終值 * (1+利率)
  • 年金現值
    每期要支付的錢 * 年金現值係數 = 年金現值

 

居住規劃
  • 租屋與購屋
    1. 年成本法:購屋者成本為自備款利息+房屋貸款利息;租屋者成本為房租。
    2. 淨現值法:一定期間內,將租屋及購屋的現金流量還原成現值,兩者現值較高者較划算。
  • 購屋決策
    房價取決因素:區位坪數
    契稅(房屋所有權移轉須繳納):買賣時課徵稅率6%,買方為納稅義務人。
  • 計息方式
    1. 本金平均攤還法:每月攤還本金固定,隨房貸減少利息也會減少。
    2. 本利平均攤還法:每月還款額固定,隨房貸減少利息也會減少,相對每月還款本金會增加。
    3. 彈性還款總額法:以較低利率享受理財型房貸的好處。

 

退休規劃
  • 需求分析
    退休年支出調整率 = 退休後支出現值 / 目前支出
    所得替代率 = 退休後第一年所得 / 退休前一年所得
  • 勞退金
新舊制勞退基金比較 舊制 新制
請領條件 年滿65歲
工作15年以上年滿55歲
或工作25年以上
或工作10年以上年滿60歲
年滿60歲
制度 確定給付制 確定提撥制
計算 前15年每年二個基數,後 15年每年一個基數,最多 45個基數
基數標準:退休前6個月平均工資
根據個人專戶金額及每月工資計算。
其他 不得低於當地銀行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 勞保金
    舊制:平均月投保薪資,按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之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新制:保險年資合計每滿1年,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資發給1個月;保險年資合計超過15年者,超過部分,每滿1年發給2個月,最高以45個月為限。被保險人逾60歲繼續工作者,其逾60歲以後之保險年資,最多以5年計,合併60歲以前之一次請領老年給付,最高以50個月為限。

 

投資規劃
  • 資本市場線(CML)
    衡量效率投資組合期望報酬率與總風險的關係。
    縱軸為收益率、橫軸為總風險
  • 證券市場線
    表達個別證券或投資組合期望報酬率與系統風險(β)的關係。
  • 投資組合
    1. 基本投資組合型態:儲蓄組合、投資組合與投機組合。
    2. 固定投資比例策略:將投資在股票的比例以市值計算,控制在總資產的一定百分比內。
    3. 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總資產與最大容忍損失額的差值。
    4. 加碼攤平策略:適用自有資金充足且長期投資者。

 

稅務規劃
  • 綜合所得稅
    我國綜合所得稅為屬地主義
    課稅基礎: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之個人。
  • 扣除額
    1. 捐贈:最高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
    2. 商業保險:被保險人與要保人應在同一申報戶,每人每年最高扣除24000元。
    3. 健保:扣除額不受金額限制。
  • 贈與稅
    1. 我國贈與稅採屬人兼屬地主義
    2. 財產價值計算:
    土地以公告現值或評定價格為準、房屋以評定價格為準
    上市櫃有價證券,依贈與日證券收盤價格估定
    未上市櫃股票,原則上以贈與日該公司資產淨值估定
  • 遺產稅
    1. 我國遺產稅採屬人兼屬地主義
    2. 被繼承人死亡前五年內,繼承的財產已課遺產稅者,不計入遺產總額。
    3. 應繼分與特留分
繼承人 配偶應繼分比例 其餘繼承人應繼分比例
配偶+直系血親親屬(如子女) 每位繼承人平均分配
配偶+父母 1/2 按人數平均繼成剩下1/2遺產
配偶+兄弟姊妹 1/2 按人數平均繼成剩下1/2遺產
配偶+祖父母 2/3 按人數平均繼成剩下1/3遺產

特留分是依法應保留予各繼承人之遺產一定數額。

繼承人 特留分比例
配偶、直系血親親屬、父母 應繼分的1/2
兄弟姊妹、祖父母 應繼分的1/3

 

全方位理財規劃
  • 全生涯資產負債表與保險需求
    全生涯資產負債表:將家計負擔者未來收入能力視為營生資產其他家人未來支出視為養生負債
  • 保險需求估算:淨收入彌補法、遺族需要法、所得替代法
    1. 淨收入彌補法:收入個人收入成長率越高,保額應越高。個人支出成長率越高,保額應越低。
    2. 遺族需要法:被保險人年齡越大,過去累積淨值越多,因此保險需求較低。
    3. 所得替代法:被保險人死亡後,其家庭無收入,支出必須靠被保險人的理賠金維生。
  • 動態與靜態分析
    1. 靜態分析較保守:不考慮儲蓄成長狀況,依現況計算達到各項理財目標的儲蓄哦。
    2. 動態分析較樂觀:考慮未來每年收支成長率,以複利累積投資報酬率計算。

 

選購連結

若想短期衝刺考試,希望取得完整筆記、練習題解析,也歡迎至:JY價值筆記蝦皮賣場選購筆記電子檔哦!

 

相關筆記

【金融證照考古題】歷屆題庫下載區

【金融證照】考試準備全攻略!

年金複利現值終值表免費下載

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測驗心得筆記

國考簡易型計算機推薦與操作密技

FIT金融基測準備心得與重點整理

Tags

Jeremy Yeh

JY,大學時接觸到好的財務老師而改善生活,所以希望藉由開課、寫部落格的方式,幫助更多人學習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為了帶給他人更正確的知識,更自主考取多張金融證照並分享心得筆記,希望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Related Articles

發表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